495束微光 温暖左邻右舍一家亲
今晚报 昨天09:40
社工郑宇(右)陪独居老人石奶奶聊天
近日,“善治西青 社彩绽放”西青区首届社区工作者职业能力大赛决赛落幕,由赤龙南街社区工作者自编自演的情景剧《495微光邻里》,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这部作品没有凭空杜撰的戏剧冲突,其每一个情节每一个人物,都取材于佳和荣庭社区最真实的治理实践。它生动再现了495名普通居民,如何以“层长”的身份挺身而出,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将一个个疏离的“小家”串联成温暖的“大家”。舞台上,他们是演员;舞台下,他们就是那束“微光”。
31栋楼495层
为何需要495位“当家人”?
“我们社区共计31栋楼、495层。”佳和荣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门万成向记者介绍,作为天津市大型公租房社区,这里常住居民3630人,结构多元,人户分离现象普遍。他给出了一组更具体的数据:社区60岁以上老年群体达1170人,占常住人口的32.23%;此外,还有低保家庭188户、残疾人群333人,“四失五类”人群总计1205人,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居民之间起初基本互不认识,因生活习惯差异、公共资源使用等问题引发的小摩擦时有发生。仅靠我们十几个社工,想实现全覆盖、无死角地关注和帮扶,难!”门万成坦言。于是,一个名为“495微光计划”的治理方案应运而生。社区依托此前培育的“五方力量”(以党员、退役军人为主的政治引领力量,以志愿者为主的服务保障力量,以“红色工坊”为主的群众带动力量,以“特殊群体”为主的服务反馈力量,以“社团”为主的自治参与力量),辅以相应的精神与物质激励,决心在每一层楼都设立一位由本层居民担任的“层长”。
于是,一支495人的层长队伍组建起来。他们就像社区的“神经末梢”,散布在每一个楼层。社区在每个楼层的显眼位置设置了公示栏,公示本层的党员、志愿者和层长信息,确保困难居民在需要时能“第一时间找到能帮到他的人”。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有困难,找层长”的理念逐渐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
从“孤独身影”到“家人”陪伴
石奶奶的暖心逆袭
“这两天气温反复,您刚摔伤还没恢复好多注意身体,尽量别出门了,有事您给我打电话,甭嫌麻烦!”社工郑宇的叮嘱,听起来就像自家孩子的关心。前不久,石奶奶不慎在家中摔倒,无助和恐慌一度笼罩着她。但很快,“楼门长秦凤霞和层长就隔三差五来敲敲门,问问我的情况。”更让她暖心的是社区组织的“串门队”。队员每周两次,带着社区精心准备的小礼品到居民家“串门”,实则是一次次温暖的探望。
“要是没有这些社区工作人员的陪伴,我真不知道这日子该怎么熬下去。”回忆起那段最难的日子,石奶奶眼眶微红,语气却异常坚定,“现在我才明白,社区就是我的家,层长、网格员就是我的亲人!”
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源于一段刻骨铭心的时光。相依为命的老伴去世后,石奶奶的世界仿佛瞬间停滞。空荡荡的屋子里,只剩下她孤零零的身影。她不会用智能手机,眼看着家里因欠费即将断电,却束手无策。就在此时,佳和荣庭社区的社工和网格员敲响了石奶奶的家门。“安慰再动听,也不如实实在在的帮扶管用。”郑宇的话道出了所有工作人员的心声。他们不但帮着换灯泡,还帮着石奶奶去营业厅给电卡缴费,临走顺手拎走门口的垃圾……
“荣庭六法”与“五色网格”
托起全龄友好幸福梦
“495层长制”是佳和荣庭社区治理体系的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一套更为精细化的“荣庭六法”与“五色网格”治理体系,则让服务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所谓“五色网格”,即用红、橙、黄、蓝、绿五种颜色代表不同网格,每个网格定向服务特定类型的居民,将老年人的日常关怀、特殊群体的需求帮扶等精准纳入其中。
“在网格治理方面,我们需要日常走访的‘三色标签’人群有1000多人,平均每人每天要入户30多家,走访压力特别大。”门万成介绍,“因此,我们着力培育网格‘五方力量’,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开展服务,绘制‘五方包联托底打卡记录表’,列出‘志愿者看见’‘电话联系’等9项关注方式,让走访工作更精准、更高效。”
“荣庭六法”则聚焦“一老一困”服务痛点,系统性地推出了六大举措: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筑牢红色堡垒;二是培育“微暖联络人”,让老年人互助有门;三是打造“红色工坊”,让老年人创收有道;四是组建“银发志愿队”,让老年人服务有招;五是召开“晨夕畅谈会”,让老年人发声有窗;六是打造“荣康医养综合体”,让老年人医养有方。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崔梦补充道,公租房的“社区先老属性”为他们提供了天然的试验田。截至目前,社区已孵化出关怀串门、“针情”裁缝、独居走访、爱心陪诊等14项志愿服务项目共57支志愿服务队伍。此外,社区还搭建了“荣网微格”,引导60岁以上老年人“三五分组”,互相照顾抱团养老。这套由楼门长、层长、互助小组构成的立体化网络,确保一旦有突发情况,能第一时间被发现和响应,实现了居民间的互帮互助,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治理的安全网。
2023年,佳和荣庭社区的成功实践获得了国家级认可,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门万成表示:“老年人最了解老年人需要什么,我们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为低龄老人再次融入社会搭建了平台,也让高龄老人得到了精神慰藉,实现了全龄友好。”
一幕邻里情,温暖整座城。佳和荣庭社区的495束微光,或许平凡,但正因为它们汇聚在一起,便照亮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基层治理之路,温暖了每一个需要被温暖的角落。
文/摄 记者 付殿贵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