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邓超
在位于太白湖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山东仁甬得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文中简称:仁甬得)产品展示厅里,一排看似普通的高精密流体控制模块静置其中。然而,正是这些“小”部件,蕴含着驱动高端制造迈步向前的大能量。“这些是高端制造的‘隐形冠军’。”仁甬得创始人罗勇手持一款应用于生物培养设备的高精密流体控制模块介绍。精密流体控制技术是半导体、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的共性关键技术。无论是制造芯片的光刻机、还是质谱色谱仪、生物反应器,都离不开它精确掌控流体的压力与流量。
六年磨一剑攻克核心技术
长期以来,全球精密流体控制产品市场主要份额被发达国家少数企业占据,不仅价格高昂,还潜藏着供应链风险。出身外企的罗勇,矢志打造属于中国的精密流体控制品牌。
“高精密流体控制模块的国产化,是一场持续的创新长跑。”罗勇深刻体会到,“正是耐心资本赋能,让我们加速创新突围,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战略跃升。”在他看来,公司的长久发展需要耐心资本在产业化的保驾护航,耐心资本的核心价值在于摒弃短期逐利,以长远眼光陪伴企业穿越周期、韧性成长。资本注入的不仅是资金,更是产业资源和战略视野,助力公司聚焦国家战略核心领域,为全球高端装备提供更优的“中国流控方案”。谈及公司优势,罗勇总结:“公司汇聚了来自欧美企业高管、院士及国内大厂技术负责人的优秀研发团队,研发人员占比达三分之二,并建立了与上下游紧密合作的良好产业生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确保技术领先和产品品质。”
仁甬得的创业之路始于苏州,长期深耕高精度比例阀这一流体控制的基础核心元件。然而,实验室成果的产业化之路布满荆棘。“连生产设备都要自己设计制造。”罗勇回忆,创业初期时,面对中高端比例阀市场长期被进口品牌垄断的局面,团队认识到国产替代对下游行业发展的至关重要性。
他们从底层算法入手,历经6年多持续研发,成功开发出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算法及检测系统,实现了从结构设计、核心材料到控制算法及检测系统四大维度的全面突破。目前,产品性能已比肩国际龙头,并在重复性、一致性等关键指标上形成独到优势,同时具备显著的性价比,正逐步重塑市场格局。
布局半导体进军高端市场
经过多年积累,仁甬得已不仅满足于实现从0到1的突破。随着去年落户太白湖新区,并获得当地政策及济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公司发展步入正轨,开始谋求“从1到N”的跃升。
目前,公司已形成气体压力流量控制器、电子压力传感器等成熟稳定产品线,在质谱色谱、生物培养、医疗等领域成功实现国产化替代。以质谱色谱用的流体控制模块为例,其EPC产品能精确控制载气流速和压力,优化分析精度与稳定性,操作简便。
然而,仁甬得的目标远不止于此。“虽然公司已在质谱色谱领域获得稳定订单,但我们的能力和目标不止于此。”罗勇表示,公司正积极布局技术要求更高的半导体市场,研发应用于光刻机、航空航天领域的流量控制器产品,以及用于高端机床的高精密流体控制模块,希望实现对国外同类产品的进口替代。
“追求高端极致,不在低端市场内卷,是我们破局的关键。”罗勇表示,仁甬得正凭借耐心资本的支撑和持续的技术创新,书写着中国高端流体控制产业从国产替代走向国际领先的新篇章。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