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农商银行:“大脚板”访田问需保“三秋”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0-17

连日来的天气波动虽给农业生产带来影响,但在莒县刘官庄镇明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田埂上,早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4台无人驾驶拖拉机循着预设路线,在田里稳稳穿梭作业,每一步都精准到位。11台无人机如同灵动的“空中卫士”,在空中来回盘旋,均匀喷洒着农资。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农机的轰鸣声、无人机的嗡嗡声交织在一起,满是秋种时节的生机与希望。

此前,受天气因素影响,合作社在粮食处理与设备升级上遇到了小挑战。6000吨湿玉米亟待烘干,现有设备效率难以满足需求,同时秋收设备的更新与维修也需要资金支持,这让合作社的生产计划暂时放缓。关键时刻,莒县农商银行带着“大脚板”调研精神与“大挎包”贴心服务主动上门,用专业与高效为合作社解了燃眉之急,才有了如今高效复工的好光景。

“看着几万吨湿粮堆得像小山,部分智能设备待在雨棚里,我心里别提多着急了。”合作社理事长邵明众坦言,抢收、烘干设备购置、设备维修及秋种准备的资金缺口,让他一度犯了难。转机就发生在莒县农商银行刘官庄支行的专项走访中。支行客户经理在了解农业经营主体需求时,得知了合作社的困境,当天便带着工具、穿着胶鞋赶到现场,用“大脚板”踏遍田间地头与厂区角落。上午,他们在田间查看智能农机的运行状况,仔细核算履带设备调度成本。下午,又在场区清点湿粮存量,精准测算规模化烘干设备的实际需求,最终清晰掌握了合作社“救急、扩烘干、修机、保种”的四重核心需求。

第二天一早,客户经理再次登门,直接拿出了针对性极强的金融方案。针对合作社最紧急的烘干设备购置需求,当场确定发放专项贷款,同时启动快速审批通道,为应急资金的及时到位按下“加速键”。更让合作社省心的是,所有流程都进行了大幅简化,从提交材料到资金到账,全程没让合作社多跑一趟,300万元烘干设备贷款不到24小时便顺利获批,真正做到了“急农户之所急,解农户之所忧”。

贷款到账后,邵明众第一时间完成烘干设备采购付款,设备厂商72小时内就将首批2台烘干机组运抵合作社,压在他心头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而莒县农商银行的服务并未就此结束,在后续回访中,客户经理发现合作社缺乏大型烘干机组的操作技术,立刻主动协调设备厂商与县农机站,组建了专项培训小组。经过系统培训,合作社的农机手们熟练掌握了设备操作技巧,为烘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如今,合作社的生产已全面恢复活力。4台大型烘干机组全部安装调试完毕,日处理湿粮能力从80吨跃升至160 吨,湿玉米含水率从35%降至14%以下,有效避免了粮食损耗。不仅如此,合作社提升的规模化烘干能力还吸引了周边乡镇的合作社前来委托代烘,在当地粮食产业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莒县农商银行全链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支持,它如同坚实的后盾,为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通讯员 马芳旭)

责任编辑:张倩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