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博览会别错过!全国600多家展商齐聚济南,文玩珠宝挑花眼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0-16 139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

泉水润文房,珍宝聚泉城。10月16日上午,中国(济南)第十届文房四宝暨珠宝玉石博览会在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开幕。本届博览会举办时间为10月16日—10月19日,吸引全国600多家展商参展,汇聚了各地优质的文房四宝和珠宝玉石产品。

本土珍宝荟萃,逛玩品购挑花眼

博览会开幕当天,济南市英雄山文化市场内人头攒动,好不热闹。浙江善琏湖笔、吕记文房四宝的手工折扇、巴林石章料、安徽泾县宣纸、江西文港毛笔、一得阁墨、四川夹县宣纸、沂水桑皮纸、山东红丝砚、新疆和田玉、福建寿山石、紫檀木雕、广东端砚等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用品集中展销,让人眼花缭乱。

现场,拓懿张非遗体验馆的展位前,围满了好奇的观众。原来,主理人孙娟正在演示传统拓印技艺。只见她将纸张平铺在青石拓板上,经过润纸、锤拓、蘸墨‌等步骤,一张红底金字的作品便呈现在众人面前。“拓懿张”是英雄山文化市场的商户,此次展出众多特色产品,既有展现济南地标的千佛山、趵突泉主题拓印作品,也有传统的“福禄寿喜”题材作品,以及充满趣味性、深受年轻人和孩子们喜爱的招财猫、卡通人物等小物件。“我们日常还承接研学和单位团建活动,希望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学习拓印这一非遗技艺。”孙娟说。

记者注意到,除了拓印外,现场还有锔瓷、雕刻、扎染等传统技艺演示,观众和消费者可在逛玩的同时上手体验制作,沉浸感十足。

鲁绣是山东的瑰宝,展位前围了不少年轻女顾客。山东泉艺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设计师赵宁介绍,公司此次带来了众多精品,其中一件新中式刺绣重工风衣格外引人注目,祥云等图案刺绣均采用纯手工制作,耗时半年才完成。除了服装,公司还带来了非遗绒花制品、刺绣耳钉等小饰品及手包等产品。这些产品不仅设计新颖,还独具文化韵味,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赵宁表示,这是公司第二次参加该博览会,“这个博览会很亲民,贴近我们大众的生活,效果很好,不少消费者还会前往公司进一步了解。”

外地展商云集,称“颇有收获”

博览会的吸引力不仅限于本地,众多外地展商也带着特色展品纷至沓来,为展会增添更多精彩。

据了解,本届博览会吸引超600家企业参展,涵盖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云南、四川、河北、山东等十多地,汇聚珠宝玉石、文玩雅器、古籍字画、笔墨纸砚、香道用品、瓷器木雕以及国潮文创等上千类展品。

来自河南南阳的王磊,从事玉石行业二三十年,拥有自己的工作室,此次带来了多款精心设计制作的玉石作品。据介绍,他已是第三次参加该博览会。“山东是孔孟之乡,玉文化氛围浓郁,当地对玉的认知度普遍较高,”谈及上两届的销量,王磊笑着说,“颇有收获,很理想。以后我们还要坚持每年都来。”

辽宁参展商郑佳声也是博览会的常客,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几乎每一届都会参加,他带来的展品是蒙天珠。据他介绍,展会吸引自己的原因是,“在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销量还可以。”

此外,来自广东的端砚工艺师李师傅也对博览会赞不绝口,他每年都会参加。“济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英雄山文化市场举办的博览会我每年都来参加,市场提供的平台专业、管理规范、服务高效、人气火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推广产品、对接资源,也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据悉,许多外地客商也专程前来淘货,不仅购买到了称心如意的文化产品,还感受到了泉城济南的独特魅力。

搭建多元化文化产业交流平台,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据了解,本届博览会由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济南市文房四宝协会承办,山东省珠宝商会、济南市书法家协会、济南中华文化促进会大力支持。展会为期四天,期间将持续举办曲艺演出、公益鉴宝、非遗技艺展示等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博览会的人文内涵和社会效益。

济南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王升峰表示,本届博览会巧妙地将文房四宝的雅致内敛与珠宝玉石的华彩外放相融合,共同搭建了一个展示传统技艺、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产业发展的绝佳平台,意义非凡。“它为我们本地乃至全国的书法爱好者、收藏家、艺术家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精品、了解前沿、交流互鉴的宝贵机会。”

作为济南文化产业的重要品牌,该博览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九届,近年来吸引观展人次超10万,交易额突破9000万元,成为中国北方文化精品展示交易的重要平台。

作为全国四大文玩市场之一,英雄山文化市场隶属于济南市供销合作社,不仅拥有"好客山东"文旅市集、山东省特色商业街等多项荣誉,更在近年来通过"文化IP+电商"一体化模式,打通创意孵化、数字营销等,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为省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济南市供销合作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济南供销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齐玉鹏表示,未来,济南市供销合作社将以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为主阵地,努力搭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产业交流平台,着力促进文化产品高效流通和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打造泉城文旅特色亮点,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责任编辑:孙远明

孙远明

多走、多看、多想、多写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