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文彬 通讯员 冯克利 魏悦 王秀青
自2010年踏上三尺讲台,陈传蒙便以热爱为笔、责任为墨,在教育沃土上深耕不辍。十年班主任生涯,他用温暖守护学生成长;身为历史教师,他以学识点亮学子视野。2021年转战实验中心,他在新领域探索育人新路径;2022年至今担任年级主任,他以担当统筹团队发展。从“惠民县优秀教师”到“滨州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再到“滨州市突出贡献班主任”,每一份荣誉都是他深耕教育的见证,每一段经历都饱含他对教育事业的赤诚。
执史为笔,让千年故事“活”在课堂
陈传蒙的历史课,从不是课本字句的简单复述,更像一把打开时光的钥匙,总能带学生走进课本之外的鲜活过往。讲商周青铜,他会解读纹饰里藏着的祭祀密码;谈唐宋繁华,他会补充市井里坊的烟火日常,那些课本未及细说的历史细节,经他娓娓道来,成了学生眼中最动人的“历史番外”,课堂上从不缺乏欢声笑语。
为让枯燥的史实真正“落地”,他组织学生分小组展演历史话剧。正式展演时,教室化作生动的“历史剧场”,他总坐在台下最前排,眼神满是笑意,偶尔举起手机记录。这些话剧不仅帮学生梳清历史逻辑,更让他们与历史产生深度共情。
以宽为怀,做年级管理的“温情掌舵人”
作为年级主任,陈传蒙的管理像一把精准的标尺,始终坚守“平等公正”底线,从不让任何学生感受到偏私。无论是成绩拔尖的佼佼者,还是暂时落后的追赶者,只要触碰纪律红线,都会受到相应处理。面对评奖评优、座位调整等易引发争议的事,他总会提前公示规则,全程公开透明。这份不偏不倚的严格,如清风般吹散年级里的浮躁,让师生渐渐懂得“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他的管理不止于“严”,更藏着细腻的“暖”。深知高中学习的紧绷,他总在恰当的时机为整个年级按下“放松键”。月考结束后,一场趣味运动会吹散学生心中的焦虑;寒冬晚自习前,他安排各班出节目,教室里飘着的歌声、此起彼伏的掌声,成了冬日里最暖的光。他用“严”划定成长边界,用“暖”填满前行力量,让整个年级既有向上的拼劲,也有并肩的温情。
把心种进班级,做学生成长的“护航灯”
作为班主任,陈传蒙的疼爱从不用言语堆砌,却藏在每个重要日子里,暖得恰到好处。端午时,他提着装满粽子的网兜走进教室,蜜枣粽的甜沁入学生心底;冬至夜,保温盒里的水饺还冒着热气,看着学生们“狼吞虎咽”,他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最难忘高考前,他不仅给每位学生递上一张手写贺卡——上面记着学生们提过的理想大学,还抱来一大束向日葵,为学生们的高考送上美好期许。
陈传蒙早已用行动诠释“以赤诚之心铸就师魂,用爱和奉献践行担当”:课堂上带领学生触摸历史温度,管理中守好冷暖平衡,每一份付出都藏着教育的热忱。他教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是对责任的坚守、对他人的温柔。这份师者的赤诚与担当,化作同学们前行的力量,助他们坚定地走向更远的未来。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