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泉有防城安康”2025济南市工伤预防启动仪式暨莱芜区首场工伤预防培训进企业活动成功举办,拉开了济南市工伤预防活动的序幕,济南市各区县、各行业也紧跟其后,陆续推进。作为此次负责济南市(冶金、矿山、建材、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机械制造)这六大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的培训项目单位-山东瑞康安全评价有限公司,按照市人社局对项目培训要求,7月31日在南郊医院举办“泉有防 城安康”2025年济南市六大行业企业负责人工伤预防培训活动,以专业授课、政策解读、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形式,为企业和劳动者搭建起工伤预防知识交流的平台,更以系统化的扎实举措筑牢安全生产根基。
工伤预防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预防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促进企业安全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有效举措。近年来,济南市人社局始终将工伤预防作为保安全、促发展的重中之重,立足职能,积极调动社会各方资源,与市区联动,围绕群众、企业在生产中的需求和关注热点,协同推进,及时准确地传递人社声音,促进各项工伤保险政策及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从根本上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解码职业病危害 构建闭环防控体系
据悉,本次活动参训人员涵盖市中区各家重点企业负责人,参训人员近百人。活动现场,山东瑞康安全评价有限公司邀请两位业内权威专家的授课为培训注入了专业力量。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质控中心主任宋月章带来《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识别与分析》专题培训,直击企业在职业病防控中的痛点。在培训中系统梳理了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等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标准,详解如何通过现场检测、岗位排查等方式精准识别隐患。
“很多职业病的发生,源于企业对微小危害因素的忽视。”宋月章强调,通过建立“识别—评估—管控”的闭环机制,可将职业病风险降低60%以上,为企业节省大量后续赔偿与治疗成本,从专业角度教会企业“防患于未然”。
聚焦职业心理健康 弥补工伤预防“软短板”
山东省应急管理学会理事毛珊珊带来的《职业心理健康》主题分享,精准切中企业工伤预防体系中的“软短板”,尤其对企业主要负责人而言,具有极强的决策指导意义。企业主要负责人作为企业发展的掌舵者,其对职业心理健康的认知与重视程度,直接决定着心理干预机制在企业内部的落地深度与广度。毛珊珊在分享中直指核心:长期焦虑、疲劳等心理问题会导致员工注意力涣散,是引发操作失误的重要诱因,这一观点让企业负责人深刻认识到,忽视员工心理状态,实则是埋下了生产安全的隐患。她通过鲜明的数据对比进一步强化认知—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员工,工伤发生率比普通员工低35%,这组数据对企业负责人而言,不仅是安全指标的参考,更是成本核算的关键:减少工伤意味着降低赔偿支出、减少生产中断损失,而这些都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
针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关注的“如何落地”问题,毛珊珊现场传授的“5分钟呼吸调节法”“工作间隙正念训练”等实用技巧,提供了低成本、易推行的员工心理调适方案。为负责人搭建了从“认知”到“行动”的实施路径。对企业主要负责人来说,这场分享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推动企业构建“安全-健康-效益”良性循环的契机,促使其将职业心理健康工作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从根源上筑牢工伤预防的心理防线。
两场授课从不同维度为企业工伤预防工作提供了专业指导,为筑牢职工职业健康防线奠定了坚实基础,构建起职业健康双重防线。
趣玩互动验真章 练出防护真本领
为打破传统培训单向灌输的模式,活动期间开展了多样化互动环节,深化参与者对工伤预防知识的认知。在“安全隐患找茬,就等你来挑战”环节,现场通过还原建筑工地脚手架搭设、车间机械操作、办公室用电环境等典型场景,隐藏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参与者在限时竞赛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排查问题。这种“边玩边学”的模式,成功将抽象的安全规范转化为具象的场景认知。
随后的闭卷测验环节,更是对参与者学习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测验采用“基础题+行业定制题”的科学组合模式,基础题涵盖《工伤保险条例》等重要法律法规知识,确保参与者掌握工伤预防的基本准则;而行业定制题则针对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的特点,设置了具有行业特色的考题,如制造业的设备安全操作规范、建筑业的高空作业防护要求等。这一举措形成了“学习-考核-应用”的完整闭环管理,不仅激励了参与者认真学习工伤预防知识,更推动了这些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切实提升了企业的工伤预防水平。
此次“泉有防 城安康”市中区首场工伤预防培训活动的成功启动,为辖区重点行业的工伤预防工作按下了“加速键”。通过专家授课的专业引领、互动体验的生动实践,近百位企业负责人不仅系统掌握了职业病防控与职业心理健康干预的核心要点,更将“防患于未然”的安全理念深植于心。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