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杨璐
编者按:为集中展现山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效,讲好人大故事,近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组织中央驻鲁和省直有关新闻媒体,赴威海、烟台、滨州等地开展集中采访活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人大履职创新”专题报道,挖掘和展现山东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和探索。
“以前岸边是一片荒草,现在修了步道,变成了生态公园。”厚德宜居小区居民程立华站在河岸边的凉亭里说,“这是咱人大代表票决的民生实事,没想到真能变成现实!”
“疏通修复城区水网”是阳信县2024年度人大代表票决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将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决定权交给人大代表,阳信是山东省内实施人大代表票决政府民生实事最早的县。自2017年启动试点、2018年正式实施以来,7年时间阳信累计投入32.5亿元,落地实施69件县政府民生实事,完成了诸如滨阳大道贯通、打通城区“断头路”、开通免费公交、提升办学水平、改善群众就医、生产生活用水、环城水系建设等一大批民心工程。
开门纳谏,是阳信民生实事票决制的第一环。每年9月起,阳信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带队分赴10个乡镇(街道),召开代表恳谈会、入户走访、线上征集,把“话筒”交给群众。在项目票决阶段,按照代表投票意愿,从高到低依序确定,票决结果当场宣布并向社会公开,充分尊重代表权利,认真做到“在群众中议”。2025年2月9日,在阳信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经过县人大代表投票票决,县政府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出炉。
步入阳信二中学生餐厅,只见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餐前准备工作,洁净敞亮的操作间内,一道道精心烹制的菜品被送到窗口。中午就餐时间一到,学生们涌入食堂,在打菜窗口前排队,挑选心仪的菜品。
“新餐厅去年9月1日投用,明厨亮灶、食材统一采购,可同时容纳3500人就餐。”阳信二中校长魏丙利介绍说,餐厅始建于1997年,主体老化,安全隐患突出,人大代表在走访调研时,家长反映强烈,“新建二中餐厅”连续两年被人大代表票决为县政府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票决只是开始,监督才是关键。“我们的监督是‘人到组、组领事’‘包干到户’式监督,‘一组一项目、一季一活动、半年一报告、一年一评价’。”阳信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阳信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四个一”全程跟踪监督模式,全力助推民生实事尽快落地落实。针对每个民生实事项目,阳信县人大常委会建立一个专项监督小组,每个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监督活动,针对项目出现问题现场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县政府进一步合力规划,科学施工。每年的年中和年末阳信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审议阳信县政府关于民生实事进展情况的报告,组织部分阳信县人大代表集中审议,开展满意度测评。
“根据新时代人大工作需要,重新修订满意度测评实施办法,由‘满意率>50%为满意’修改为‘满意率≥90%为满意’,大大增强了监督刚性。”上述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滨州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努力把“百姓盼的”与“政府干的”融合起来,助推政府的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在试点成熟后,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协调全市县、乡两级人大,分别按照统一时间节点推进实施,率先实现县、乡两级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全覆盖,“票决制”逐步成为滨州市基层人大工作的“标配”。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