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牧青
7月16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政府负责同志、自然资源部负责同志和省自然资源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动战略性矿产增储上产情况。
发布会上,记者提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请问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在推动矿产资源增储上产方面有什么打算?
对此,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赵晓晖介绍,山东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在端牢能源“饭碗”、维护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国发现的174种矿产中,山东有148种、占85%;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163种矿产中,山东93种、占57%。金、金刚石、自然硫、石膏、水泥配料用红土等5种矿产保有资源量居全国第1位。铁、煤、石油、晶质石墨等保有资源量居全国前列。
赵晓晖表示,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将认真贯彻今年7月正式施行的新矿产资源法,落实部省合作备忘录要求,聚力推动矿产资源增储上产,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充分发挥基础地质先行性、公益性作用,加快实施全省新一轮地质填图计划,全面摸清1:50000大比例尺地质家底。聚焦胶东金矿、鲁西富铁矿、鲁西南稀土矿、胶南造山带等重要成矿区带,新圈定一批找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
二是加快近海、深地勘查。山东海岸线长3505千米,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海洋矿产资源勘查前景广阔,将加大近海海域金、锆、铪等战略性矿产勘查力度。目前全省陆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大多在2000米以浅,将加强重点勘查区攻深找盲,积极拓展3000米以浅第二空间。
三是强化科技智能支撑。争取胶东金矿成矿理论、鲁西深覆盖区富铁矿勘查技术等,纳入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全省7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高水平运行。以“透视山东”为基础,建立“人工智能+”地质找矿大模型,实现找矿靶区快速预测、精准圈定。
四是创新繁荣矿业市场。鼓励地勘单位、矿山企业开展战略性矿产基础调查,对提供的勘查区块成功出让探矿权的,给予一定资金奖励。支持生产矿山“就矿找矿”,在矿区范围深部、上部开展勘查工作,无须办理探矿权新立登记。综合采用招标、挂牌等方式,支持有技术有实力的经营主体参与矿业权竞争。全面落实“探采直通车”制度,探矿权人探明了储量,就能依法获得采矿权。
五是加快矿业绿色转型。统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年底前全省大、中、小型生产矿山绿色矿山建成率分别达到90%、80%、70%以上,今后将持续开展矿山修复治理。鼓励矿山企业加强共伴生矿、低品位矿和尾矿综合利用,稳步提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在加强战略性矿产勘查开发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私挖滥采、超层越界开采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整治打着各种旗号非法采矿问题,推动全省矿业高质量发展。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