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2025年国企开放日山东活动走进菏泽定陶

数字山东·通信未来 昨天15:51

2025年7月15日,中国联通2025年“感恩奋进 万象'耕'新”国企开放日山东活动在菏泽市定陶区仿山镇举办,来自山东省驻菏泽市省派工作队、市工作专班、市委网信办、农业农村局、大数据局等相关单位领导以及相关领域嘉宾、20余家媒体走进菏泽定陶,共同见证中国联通积极履行央企责任,运用数智化技术、智能化平台、普惠化AI应用助力乡村振兴赋能乡村智慧生活的创新实践。

开幕式上,嘉宾们通过宣传片全面了解山东联通在智慧农业、数字治理和消费帮扶领域的多项突破性成果:青岛城阳区AI智能温室提升黄瓜产量30%,菏泽定陶区“数字马集”平台实现纠纷调解时效从3天缩短至2小时,以及三年来“消费帮扶齐鲁行”助农活动组织逾50场,消费帮扶金额超2000万元。

山东联通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田青岭在致辞中表示:“山东联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产业帮扶、数字乡村建设、消费帮扶三大领域,通过“党建领航、科技赋能、消费贯通”三大路径,推动乡村产业升级、治理增效和民生改善,让数字红利惠及千家万户,以实际行动践行国企‘国之大者’的责任担当。”山东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山东省驻菏泽市省派工作队牵头负责人、市工作专班组长王际仓在致辞中高度评价山东联通在乡村振兴中的先锋作用,并希望深化合作,共同打造“智慧齐鲁”样板。

科技赋能:从展厅智慧到田间实践

活动期间嘉宾们走进信息化展区,深入了解山东联通助力乡村振兴成果,联通数字乡村平台建设:该平台整合党建、治理和民生服务数据,实现“一屏统管”,同时村民还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村务信息、参与在线学习,提升党员参与率,目前已服务全省6万个行政村,平台作用发挥效果显著。进一步打造“数字党建强基、智慧治理增效”的齐鲁新范式。5G+AI赋能“智慧果园”系统: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光照等参数,指导精准灌溉和施肥。潍坊峡山区有机生姜标准化种植模型,从800亩,扩展至8000余亩,配合数字农民网红直播,带动近千户姜农年增收超过10万元;VR元宇宙技术,实现莱阳梨产业与齐长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呈现。充分印证了山东联通“新基建筑基、新技术赋能”的硬核实力。

田间答卷:硬核科技深耕智慧田野

走进邓集村的智慧农业示范园,38座新型大棚在烈日下泛着科技蓝光。山东联通省派第一书记徐小杰表示:山东联通利用5G通信优势,为原有大棚进行了智慧升级,实现了空气温湿度、土壤墒情、光照强度等12项参数实时采集,数据每5分钟上传至云端分析,通过手机随时查看。改造后每亩地节省肥料1500元,节约用水60%,预计每个蔬菜大棚每季增产20%,实现“1个管3棚”的效率提升。葡萄种植户姜勇热情邀请参观团试吃智慧大棚培育的“俑优1号”葡萄,通过精准环境调控,葡萄甜度达18度以上,果粒饱满无籽,亩产提升至3500公斤,农药使用量减少20%,优质果率突破90%。现场嘉宾品尝后,纷纷给出五星好评。

走进姜楼村的50亩黄粉虫数字化养殖基地。该基地通过“党建联建+资金整合”模式,山东联通联合镇政府统筹218万元帮扶资金,创新采用“四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饲料供应、统一质量检测、统一品牌销售)。14座恒温恒湿智能养殖棚配备5G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养殖密度可达传统模式的3倍,随之利润空间也大幅增加,首批入驻的12家养殖户户均年净利润超30万元,带动48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二期工程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2.4亿元,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黄粉虫生产基地。

此次活动是山东联通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数字技术正在重新定义乡村振兴。山东联通通过数字党建强化组织引领、用智能技术提升产业效益、用普惠服务改善民生福祉,为齐鲁乡村振兴提供了科技赋能的全新范式。随着黄粉虫二期项目投产和5G智慧农场启动,这片土地上的数字“星火”,正以燎原之势照亮更多乡村的振兴之路。

(通讯员 刘坤)

责任编辑:刘阿龙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