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田佳玉 通讯员 林慧芹
对企业而言,一片适宜生长的“土壤”有赖于“园丁”的精心养护。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始终围着企业转、盯着项目干,用细致周到的服务扫清发展障碍,让一个个项目加速落地、稳步推进,让企业在这片土地上安心经营、聚力成长。
项目推进遇卡点?
专班一周跑通手续
一大早,羊亭镇政府经发办副主任、羊亭镇政府营商服务专班成员丛泽鹏就带着同事,往山东中关村医药产业园三期项目现场赶。
对他来说,定期去企业问问有啥难处,早就是工作日常。眼前这一片渐渐成型的建筑,正是在他和同事们的见证下,一点点从地上“长”起来的。
这个项目是山东华素制药的拓展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推动威海市医药产业发展。但在规划阶段,难题就找上门了——项目分南北两块地,南边地块早就跟着老厂区做好了规划,新项目想统一规划行不通,施工进度眼看就要受影响。
丛泽鹏和专班的同事们没耽误,一周时间里,跑部门、盯现场、找专家,来回沟通协调。最后决定将南北地块分开报规,问题顺顺当当地解决了。
这边刚搞定,企业又有了新需求。随着项目推进,他们想在新厂区加个东门和北门,方便货车进出。“原来的路窄,大车拐弯都费劲,每天那么多货运车辆,确实扛不住。”山东华素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滕世涛说。
可加新门得移栽绿化带,手续该咋办?企业犯了难。专班听说后,马上对接市政、绿化部门,一点点捋流程、理手续,手把手帮企业弄清楚该咋操作。现在,项目建设正稳稳当当往前赶。
企业不懂流程?
专班全程“手把手”指导
威海雅萱塑料有限公司新材料加工生产项目也尝到了专班服务的甜头。近万平米的车间,从建设到变成大型物流仓,只用了7个月。其实,项目在建设之初同样遇到了难题。
“当时就想赶紧投用,可项目申报、流程申请啥都不懂,每一步都磕磕绊绊。”公司总经理邹博说。
羊亭镇政府经发办科员、羊亭镇政府营商服务专班成员黄竹晨和同事们立刻跟上,从项目备案到规划手续,再到施工图纸审查,十几个流程一个个梳理,每一步都标清注解,还帮着准备材料、对接部门。最后,手续办完比预期早了20天,企业顺利投产。
105名干部当“保姆”
76家企业解难题
这样的事儿,在羊亭镇可不是个例。今年以来,镇上组织105名党员干部,靠着定期联系、实地走访、开座谈会,给全镇900多家企业做“保姆式”服务。企业有啥问题、啥需求,都一一记下来,分类建台账,解决一个销一个号。
截至目前,累计帮助盛祥电器等76家企业解决了用工、融资、扩产这些实实在在的难题。镇上还搭起了政企、企企交流的平台,让供需信息精准对接,企业发展的劲头更足了。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给市场活力和企业动力添燃料。”羊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谢林君说,接下来,羊亭会继续把协同服务和精准辅导结合起来,持续为企业提供跟踪服务,及时响应企业生产发展需求,用情用力解决企业“烦心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当好“服务员”,进一步擦亮“千人助万企”营商环境优化品牌,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