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能源新矿集团榆树井煤矿通过修旧利废、成本管控、创新创效等方式,深挖潜、细算账,推动矿井提质增效。
修旧利废“激动能”。“以往我们回收的废旧锚杆都是当作废铁处理,经过我们多方调研,锚杆调直后也可当作圆钢进行使用,这样便可节约一大笔费用。”该矿机电工区区长田丰说道。
该矿不断加大修旧利废和回收复用力度,坚持“省下的就是赚下的”经营管控理念,深挖内部潜力,充分利用废旧物资价值。严格成本管控,分层细化到区队、班组、岗位,严格考核超支行为。今年以来,该矿自主维修1206工作面使用的ZY15000/23/47液压支架70架,节约成本764万元。
成本管控“筑根基”。“材料的使用情况,包括材料领取人、领取时间、使用途径都作了详细记录,每个月的材料申领都有指标要求,材料的使用率大大提高。”该矿运营管理部部长葛忠林说道。
面对材料物资“冬眠”问题,该矿从源头上下功夫,严把材料使用关,持续加强材料管控,严格材料审核领用,坚决堵住经营管理“出血点”。各区队严格按照月报计划,结合生产任务,坚持该领的一个不少,不该领的一律不发,确保材料使用控制在预算指标内。同时,持续加大大型设备的维护保养力度,减少损耗材料更换频次,对各区队库房材料进行定期盘点,将库存量大、消耗周期长的配件、材料进行规整,实现按需领用,杜绝积压,牢牢守住材料使用“主关口”,提高材料使用率。
创新创效“增效能”。开年以来,该矿鼓励职工立足本职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就制约生产的各项难题开展技术革新,让“五小”创新在安全生产现场“开花结果”。
“我们自制的锚索材料自动装车装置一年节约费用约20万”“我们改进的皮带防跑偏优化装置,在提高操作安全系数的同时,一年节省费用6万余元……”截至目前,该矿自主设计“厂家不制造、市场买不到,现场急需要、员工能做到”的“五小”创新成果50余项,其中大部分成果被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有效化解了安全生产中的技术难点和设备缺陷,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还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项项的小改小革,都是榆树井煤矿实现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下一步,该矿将在“省”字上下功夫,牵住创新“牛鼻子”,引领增效“新时尚”,积极推进全员创新、岗位创新、自主创新,助推矿井高效发展。(李游 刘红亮)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