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香肠的百年乡愁:翟家五代匠人守艺与创新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1:32

通讯员 孔祥瑞 李瑶

在山东省宁阳县磁窑镇大磨庄村,一缕穿越百年的肉香从未消散。这里诞生的翟家香肠,黑褐油亮的外衣下裹着时光的滋味,咬一口,醇厚的肉香混着老汤的绵长在舌尖炸开,那是清道光年间翟氏先人埋下的味觉伏笔,更是数代匠人用双手焐热的乡愁。

古朴的牌匾隐藏着岁月的秘密,手工切丁的声响里藏着不变的坚持。精选当地三元杂交猪冷鲜肉,佐以山野中药材与陈酿酱油,不添一丝淀粉、半分防腐剂,经刮肠、灌肠、晾晒等十余道工序,才能成就这根“虫不蛀、蝇不叮、久放不变质” 的绝味佳肴。

从当年的乡村小味到如今的磁窑地方名吃,它的香气早已飘出泰安,走向外地的餐桌,让各地的人们尝到鲁中平原的暖阳味。

如今,第五代传承人翟恒立接过祖辈的灌肠手艺,既守着传承的配方,也玩起了新花样——开袋即食的便捷装、年味满满的礼盒装,让这抹肉香既能配得上老家的八仙桌,也能成为走亲访友的 "伴手礼"。在晾晒场上,一串串香肠随风轻晃,像在诉说:真正的好味道,从不会被时光风干。


翟家香肠简介

翟家香肠是当地极具代表性的传统肉制品,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制作工艺闻名遐迩。该香肠黑褐油亮、味道香醇,兼具营养丰富、耐贮耐运等特点,不仅能增进食欲、健胃理气,还因独特工艺实现虫不蛀、蝇不叮、久放不变质,是宴宾馈友的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销售范围覆盖山东及北京、天津、广东等地,每年约产出十万余斤香肠。

翟家香肠产于山东省宁阳县磁窑镇大磨庄村。此地地处鲁中腹地,气候适宜,物产丰富,为香肠制作提供了优质的原料基础。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悠久的饮食文化传统,孕育出了翟家香肠这一独特的美食。

翟家香肠起源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百余年生产历史。自诞生以来,这一传统技艺在翟氏家族中代代相传。后经翟运珠先生反复研究,不断改良配方与工艺,使翟家香肠的品质得以提升,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凭借用料考究、制作精良、味美可口的特点,逐渐从地方小吃发展成为地方名吃,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成为地域美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翟家香肠承载着百余年的历史记忆,其制作技艺蕴含着传统饮食文化的智慧,是研究地方民俗、饮食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见证了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变迁。制作过程中,从精选当地三元杂交品种猪冷鲜肉,到采用手工切丁、醇正老汤蒸煮等独特工艺,每一道工序都严格遵循传统,不添加任何淀粉、防腐剂、食品添加剂,完整保留肉的营养与风味,展现了传统肉制品制作的高超技艺,具有重要的工艺传承价值。

作为极具风味的当地名吃,翟家香肠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饮食需求,还带动了当地生猪养殖、原料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在社会经济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让“乡土好味道”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责任编辑:赵晴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